新技术产品十篇昂达B75K魔固版是目前市面上首批上市的英特尔B75主板,该主板采用M- ATX小板设计。由于集成了LGA115X处理器插槽,所以能够兼容目前主流的酷睿i3、i5、i7以及即将上市的Ivy Bridge处理器。昂达B75K魔固版是昂达专为中小企业和网吧设计的优质解决方案。它采用最新intel B75芯片组,支持Intel LGA1155接口i3、i5、i7系列处理器,提供PCI_E X16 3.0 扩展,内接原生支持USB3.0和SATA3.0高速接口,全接口VGA+DVI+HDMI配备,千兆网卡,6声道HD硬声卡,全固态设计,双重抗雷击防静电保护。目前这款主板还有促销活动哦。
华硕SABERTOOTH Z77主板提供了TUF导流装甲+TUF热敏雷达的尖端散热方案。它继承了SABERTOOTH P67的Thermal Armor,并做了一些改良。除了在VRM供电区域、VCCSA/VCCIO区域和PCH芯片组提供了全新的冷却方案外,在PCB表面上也匠心独具地增加了强化对流的孔洞以便于主板背部气流循环。Z77配备了12个热敏探测器实时提供温度监控,以便于独立风扇更有效的做出应对。Z77上还使用了业界首创的风扇延时技术,允许风扇在电源关闭后的几分钟内继续运行以带走核心部件剩余热量,有效延长产品使用寿命。TUF 系列作为业界首款采用防尘概念的产品,SABERTOOTH Z77在防尘性能上更加提升,通过插槽与端口部位的保护盖,使其使用寿命有效延长,并且阻隔了灰尘,增强原生保护,有利于信号的传输。更低的温度提供更长的使用寿命,全面防尘阻隔灰尘侵袭,搭配上TUF所特有的Thermal Radar软件与强大的监控功能,SABERTOOTH Z77意图打造终极的耐久机器。
我们盘点一下当今成功的企业,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创新!有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绩效和新产品之间存在强相关性,今天竞争优势越来越偏爱那些能够利用知识、技术和经验开发出的新产品、工艺和服务的企业。
对于我国的高技术企业来说,存在有很多的诟病。最明显的差距在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竞争力。同时较高的与很低的毛利率,导致R&D投入及市场投入受到限制。这样的恶性循环是不利于企业竞争能力的构建的。相较于国外进行自主创新企业30%的研发经费,我国能有3%就不错了。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将创新放到企业战略的层面上,构建企业的创新性文化,提倡创新式管理方式,加大R&D投入进行产品创新。而很多已确立地位的公司同样对技术创新视而不见,新兴的技术大多数是由该产业外的公司商业化的。这种短视的因素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
新技术的难以预测性。很多新技术出现伊始,发明者并不很确定该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效能;同时,市场究竟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也并没有确切的定论。正是因为种种的风险因素,使高技术企业不能有效得预测新技术的出现。因此,企业都必须持续地监控可能孕育下一次突破的地方。
引进新技术的迟滞。在某项技术处于生命周期末端时,改进的成本会非常昂贵。在此时,市场必定会寻求开发新的替代产品。然而,已确立地位的公司在建立了自己的游戏规则后会尽力去保有自己的疆土,最大化自己的经济利益。同时会尽量避免在新技术上的冒险,努力的阻碍新技术的应用。
此外,地位确立的公司倾向于低估引进新技术的公司,不是因为这些公司规模小,就是因为新技术看起来很拙劣。由于这些原因,替代技术需要逐渐扩散到以确立地位的公司,然后才会爆发为市场性能大战。
服务市场的。地位确立的公司对在主要细分市场上维持其“基本生命线”有着既定的兴趣:公司既有针对某细分市场供应产品的专门技能,又有针对细分市场上的客户的竞争优势米乐M6体育。“所服务市场的”指的是公司采用现有技术,非常具体地满足客户需求的倾向。这样一种近视的观点模糊了客户的需求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的可能性。新的创新一半靠那些市场或产业外的局外人或新来者引进,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所服务市场的。而且,这些新来者频繁的改变游戏规则,以新的性能价格比跳跃至一个新的技术生命周期。
从本质上说,创新是一种变革。高技术企业主要是指技术变革,包括两种形式: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所谓产品创新是指企业提供某种新产品或新服务;而工艺创新则是指企业生产和传输产品和服务的新方式。包括的内容有:新产品或新服务、新工艺、复杂性创新、对知识产权进行法律保护、增加/拓展竞争型因素、时限因素、稳健设计、规则重塑、将各个部分重新组合等等。对于高技术企业来说,正是通过对各种创新方法的拆分拆分与合作的运用来进行的。
对于某项技术来说,也是具有其生命周期的,而产品的创新也与技术的生命周期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技术生命周期是指为了某项技术,在产品性能方面所作的与投资有关的改进(见下图)
一项新技术在引进时,性能水平的提高是缓慢的,然后,由于努力研发的结果,其性能水平得以迅速的提高,直至达到性能的极限。当一项更新的技术出现时,两种技术会在一段时期内相互竞争,直到新技术完全取而代之。因此,高技术环境下的产品在被更好的产品赶超之前,一般只能在技术前沿上维持一段时间的优势。为了使生命力更加顽强,产品生命周期也随着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而缩短,这迫使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迅速地开发新技术并使之商品化。而创新开发可以看作是在一个连续体内(如图所示)。
1.激进创新。激进创新是“完全不同的,已有的人和实践和感知都不可与之比拟的突破性创新,它是实用新技术并产生新的市场,激进创新是创造历史的观念性转变”。许多激进创新是由企业、大学、研究实验室的研发小组完成,在开发过程中他们对实际的商业市场没有过多的考量。在其他的情况下,激进创新的开发是为了找到满足现有需要的新途径,或相应新出现的需求。不论创新的起源是“纯”科学的还是对新需求的响应,新技术都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
2.渐进创新。渐进创新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已有方法或实践的延续,包括市场上已有产品的延伸;相对于“性”而言他们是“进化性”的。许多优秀的企业都利用渐进创新来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改进产品的功能并满足顾客的需要。另外,在产业背景下(制造应用),渐进创新可能是由在生产流程上生产了大量成熟产品的制造商开发的。因此,规模经济可能非常重要,价格可能建立在有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产生的经验曲线效应的基础之上。
不同类型的创新对企业管理来说提出了不同的任务和挑战。即,两种类型的创新必须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显而易见的是,企业要保持长期的成功,必须同时擅长渐进创新和激进创新。对管理者来说,必须敏锐的感知到技术的生命周期末端的时间点,并在此之间找到新的产品平台,并通过管理激进创新并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在同时,管理者也需要关注客户的需求,通过监控与衡量客户的期望,来渐进地完善现有产品线。事实上,这个过程是相当复杂而具有风险。这牵涉到企业有限资源的分配,以及如何与项目的长期财务目标相匹配;同时,许多渐进创新也需同样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
在计算机行业,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半导体在速度和处理能力方面的进展,使得其相对于价格而言服从摩尔定律,即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上,半导体的性能大约每18个月增加1倍。也就是说,技术进步会使相同性能水平的产品价格减半。事实上,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尤其是高技术产品的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的加快其运转过程。以至于很多产品在还未到达成熟期便提前到达了衰退期。因此,企业需要构建对自己产品的战略性认识,采用的方式是:首先需要构建产品战略图。产品战略是它指引产品开发的方向。产品战略包括的内容有:产品战略愿景、产品平台战略、产品线战略以及产品开发四个从上至下的层次。产品战略愿景对产品平台战略具有定位指导的作用。产品平台战略是用于规划、决策和战略思考的一种定义。它是整个产品系列的共同要素,尤其是基本技术要素的集合。产品平台战略是产品战略的基础,尤其是在拥有由多种技术共同开发的系列产品的高技术公司中尤为重要。它界定了随之产生的产品的成本结构、性能和差异化程度。产品平台开发的过程包括产品平台概念的评估、产品平台规划和产品平台开发。产品线战略实际上是按时间阶段安排的有条件的规划。它来自于产品平台战略的细化,是一个分时间段的、有条件的计划,为一个产品线确定开发产品的顺序。而且,它可以根据对市场、竞争要求和资源状况的变化而改变。产品开发:产品开发落实到具体的单项新产品,是对产品线战略的具体实施。
现代一般认为,技术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通过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而创造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及掌握这些手段和方法的技能体系。技术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和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版权所有!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来认识技术,技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前进的。表现为:它既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体,又是直接的生产力。具体来说,技术是在客观的物质因素和主观的精神因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发展的。既可以是有形的机器设备、实体物质,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知识经验、精神智力,还可以表现为虽不是实体物质却又有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料,设计图纸等。
在技术中,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都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加以重视。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断领悟并利用自然规律,使生产生活技能得到积累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代表生产力水平的技术,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各要素和生产过程各环节中,同各要素各环节紧密结全起来,成为直接生产力。
理论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就是要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那么,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就在于发展新技术,新技术的发展会促成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科学技术发展史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如:人类学会使用工具的技术,将人和猿分化开来;人类开始有意识地有计划地管理和使用土地,标志着封建社会的成熟与鼎盛;而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直接将人类社会带进了资本主义时代。
社会发展到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单纯的新技术并不能直接用来作为生产力,它必须应用于新产品,通过新产品来实现这种新技术的社会实践价值。美英法德日等当代、经济、军事强国,无一不是率先将最新科学技术应用于其新产品而促使其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进而促成其综合国力的发展。特别是美国,它几乎集中了全世界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即精神新技术和物质新技术的持有者),并为他们提供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的各种客观外在条件,因而尽管这个国家仅有短短的二百来年发展历史,但它却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管理制度。不断开发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技术并迅速将其转化为新产品,如生物技术、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军事技术、农业技术,如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都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发展和进步过程中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首要问题中,依靠新技术来促进经济发展又成为头等重要的大事。那么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并迅速将其应用于新产品(注意,这里的新产品不仅仅局限于商品),才能成为对发展经济最强有力的支持。
一、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的关键是企业要拥有新思维和新技术。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首先是我国企业目前还未能担当起技术创新的主体角色,表现在一是企业的科技投入相当低。在发达国家,企业一般将销售额的——用于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大中型企业,这个比例也在以上。而我国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平均只占到销售额的不足,大中型企业平均仅为左右。由此,使得我国企业每年在全国科技投入的总量中所占比重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二是企业科技人员比重偏低。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额比例平均高出我国两倍以上,企业内部经常(或专职)从事技术研究开发的人员占全部科技人员的以上,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要求在以上,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还相当大,即使象国营大中型企业这样科技人员密度较大的企业,该比例也不足。三是企业人员素质较低,尤其是创新素质偏低。全国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平均水平和专业能力都普遍低于专业研究机构的科技人员。而一线技术工人的素质更令人担忧,我国青工中高级工几乎空白,初级工占以上,中级工还不到。大多数青工上岗之前几乎没经过良好的培训。四是企业创新内在动力不足。由于体制不顺,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缺乏应有的自等原因,很多企业仍将生存与发展寄托在对上级机关的行政依附上,而非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上。
其次是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激励机制尚未形成,从技术创新的动力来看,影响的因素主要来自科技、市场、政府及其政策、法律等方面,这些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广义需求难以起到“拉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作用。市场需求实质上是会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起着自组织作用,正是这一点上,市场将迫使企业和个人甘冒创新的风险,勇于创新。而我国由于体制上的一些原因,目前很难使企业获得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而重视技术创新。二是技术创新体制不健康、不完善。我国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主要分为“五大方面军”,即中国自然科学院和中国工程学院系统、国务院各部委所属系统、国防科工委所属系统、各级地方行政部门所属系统和企业研究开发机构。比较而言,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创新能力最低。现在还是走着科研部门负责大研究,企业主要进行小改革的老路。三是政府激励创新的作用和机制尚未发挥和完善。市场激励创新的作用实际上是有限的,这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例外,市场不可能从根本上完全解决创新的动力等问题。因此发挥政府的作用就十分重要和必要,这是政府激励和保证创新持续不断进行的必然要求。
以上问题的有效解决才能为新技术的产生提供土壤,也才可能为新技术转化版权所有!为新产品提供客观的可能性,否则,就会出现技术脱离产品的现象,出现技术停滞甚至的不良后果。
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主体。在保证社会大面积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政策的配套协调,迫使企业寻求新的发展之路,使企业以生存的压力作为走上依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求生存、求发展的道路。
⒉真正完善市场竞争机制,顺应向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取消各种对企业的干预和人为的障碍(我国的不健康状况很能说明这方面的问题),使企业按自己的运行轨迹去发展,实现管理(也应看作是技术的一种)和纯技术创新意义上的优胜劣汰,真正使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脱颖而出,这才是对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的真正激励。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专利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保护新技术持有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政策、法律手段打破局部地方性垄断和部分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垄断,从而增强国家整体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活力。例如,自中国联通打破中国电信独家垄断的局面后,几年之间中国的电信技术和电信新产品获得了相当于前二十年的发展速度,这方面我国的铁路和航空也应当借鉴,进一步激励这方面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购买意向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在研究行为态度时,采用态度ABC模型,即主要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三个方面。感知行为控制指的是人们完成某项行动的信心,该信心与农民对高新技术农产品购买意向个体特征有关,并受购买的便利性影响,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将其分为个体特征和便利性两个方面。其中,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收入。在农村,一般由男性作出生产资料的购买决策,故不考虑性别的影响。由于研究的实际需要,此处收入用每亩地的年收入来表示。本文以微生物肥料为代表来研究高新技术农产品的购买意向。冯建英等人于2008年在研究农机市场需求分析时构建了消费者对农机市场购买意愿模型[7]。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微生物肥料和农机产品的购买行为意向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据此,结合本文构建的中国农民对高新技术农产品的购买意向研究框架可将理论模型假定如下:(式略)
本研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对研究对象(农民)的问卷调查旨在弄清影响其购买微生物肥料意向的因素;第二部分是对零售商的访谈,从研究对象的“旁观者”的角度考察农民购买意向。对农民的问卷调查调查样本我们在一所大学内选取了200名家在安徽、江西,家庭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大学生,委托他们在寒假过年串门的时候调查家乡的男性农民亲戚或朋友,并于开学时将问卷带回。用这种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145份,问卷回收率达72.5%。测量工具采用5点式Likert量表法作为问卷量表,对研究框架中的各个指标进行可操作化的问卷问题设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对于年龄、教育水平、每亩地年收入、购买的便利性采用定距层次变量,在表2中给出定义。行为态度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等可用分层次的定序变量进行测量,通过虚拟变量的转换,诸变量都可以进行回归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分析,以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调查结果利用SPSS软件将中国农民对微生物肥料购买意向研究框架的理论模型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首先采取解释变量全部强行进入的方法进行检验。数据处理采用enter法。-2LL值为83.773,Cox&SnellRSquare为0.524,NagelkerkeRSquare为0.715。由于教育水平、便利性的Wald检验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不应拒绝0假设,认为该回归系数与0没有显著差异,它与LogitP的线性关系是不显著的,不应保留在方程中。由于方程包含不显著的解释变量,此模型不可用,应予以修正。在对原有模型修正时,解释变量的筛选采用基于条件参数似然估计的后向筛选策略,去除了教育水平、便利性这两个因素,修正模型中包含了年龄、每亩地年收入、情感因素、认知因素、行为因素、主观规范这六个变量,这些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Wald观测值所对应的概率P值都小于显著性水平,这6个变量与LogitP的线性关系显著,应保留在方程中。因此,本研究最终得出的中国农民对微生物肥料购买意向模型为:(式略)对零售商的访谈调查样本及内容通过对第一部分调研地区的零售商进行访谈,考察零售商眼中影响农民购买微生物肥料意向的因素。调查地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西两省。调查时间是在对农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之后,性质为对之前的补充。调查内容:询问零售商农民在什么情形下会买微生物肥料,有4个选项:A周围人都买或别人都说好;B庄稼收成好;C对微生物肥料有科学的认识;D其他。四个选项中,前三项来源于对农民问卷调查所得的购买意向模型中最显著的三个变量。调查结果零售商认为,农民会买生物肥料的情形依次为:庄稼收成好占34%,周围人都买或别人都说好占26%,对微生物肥料有科学的认识占23%,其他占17%。
本文在回顾相关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并探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研发经费投入与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作用均较显著,但研发经费投入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作用更强。同时,选取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不断提高,由不具有竞争优势上升到具有微弱的竞争优势。最后,结合前文的研究,提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性的矛盾已经影响到我国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以出口中低档产品和来、进料加工为主的时代应该终结,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含量较高的高精端产品。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虽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规模,其蕴含的内在潜力和科研成果有待进一步开发,并通过引进和创新并举的方式,让创新技术产品出口和传统产品出口齐头并进,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力,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一是要尽快转化现有的科研成果,保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和国际市场份额;同时要继续推动“科技兴贸”战略,加强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产品带动传统产品的出口,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二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引进吸收政策。三是要在引进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快速发展。四是加大传统产品的高技术改造力度。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它们的外部成长环境并不通畅,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速度。就融资渠道而言,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例如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基金的扶持;就研发投入程度而言,除了鼓励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政府应该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科研开发经费投入;就市场竞争而言,我们应该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保护企业的专利及无形资产;就企业产权保护和变更而言,要尽快建立保护民营经济私有产权的相关法律,还可以探索建立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及科技型企业产权重组渠道。
资金不足是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是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关键。其中,政府应履行的职能是财政专项拨款、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立项融资、为资金融通提供协调、咨询服务和政策法规支持等;资本市场作为直接融资的主要场所,可以为有成长性的优秀高新技术企业的股票上市以及发行债券等提供机遇;
一是各级政府要为高技术企业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切实减轻高新技术企业的负担,让高新企业在轻装的状态下发展,在轻装的状态下创新。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高技术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改变我国高新产业过多过滥的局面。四是要集中优势的人力、物力、才力打造高精端的高新产业,政府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五是政府在引导创建高精端的高新技术企业时,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的功能,不但要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更要注重引进后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的成功最根本的是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走自主培养和人才引进相结合的路子,通过干中学、学用结合的方式在企业内部培养人才。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者间人才的交流,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品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高校也应根据企业的信息反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高新技术企业内为学生建立实践平台。
科学技术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决定因素和直接的推动力,我国必须重视高新技术对经济贸易增长的带动作用,才能实现由粗放型增长模式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模式转变。中国要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中抓住机遇,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中分享利益。
综合的来讲,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所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就应当从政府,行业企业自身以及行业总体前景规划三个大的方面来下功夫,针对真正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就会有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更好更快更远的发展下去。
1、属于国家制定《火炬计划重点支持技术领域指南》及我省制定的《高新技术范围细目》(见附件)内的产品。
1、凡申报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可向所在市地科委、郑州、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第七条省级火炬计划项目产品及被认定的A、B类高新技术产品、经省税务局审核同意后纳入省级新产品免税名单的,给予两年免征产品税、增值税的优惠。
部级火炬计划项目产品及A类高新技术产品,还可通过省科委上报国家科委,经国家税务局审核同意后纳入新产品减免税名单的,给予三年以内减征或免征产品税、增值税的优惠。
依上述规定减免税期满后,对其中确定仍有困难,需要继续加以扶持的产品,由省科委严格审核确认并列出清单、送省税务局审核批准后,要再给予适当减免税照顾。
随着大连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俨然成为大连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更是为大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1年大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0.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2012年大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2.9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0.4%;2013年大连高新技品出口额为32.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2014年大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37.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015年大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285.7亿元,比上年下降9.3%。纵观以上统计数据,不能看出大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势头迅猛,未来在大连地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将会成为最正确的发展方向。
大连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主要有汽车、汽车零件、1T通信产业、动漫产业、医药制造、船舶运输制造、新材料等,这些出口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需要较高的研究经费,但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12年到2014年,大连主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值均大幅度增加。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大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为加工贸易,大部分是外包服务型,主要为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我国主要以劳动密集型技术产业为主,而大连地区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也不例外,同属劳动密集型。其主要特点为劳动力廉价且丰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外商将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作交于大连地区企业,由我们完成不需要高精尖技术的步骤,再出口给海外市场。
大连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的目标市场有日本、欧盟、东盟、美韩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大连地区对日本的依赖程度尤其突出,但近年来对日本市场的依赖程度有所缓解,并且对欧盟、东盟、美韩等地的份额有所增加。日本是一个岛国,无法将大连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传播到其他地区,所产生的辐射范围较小。欧美是贸易需求量较大而且市场已经成熟的地区。我们的产品出口到欧美要想脱颖而出,制造出新鲜感很困难。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大连有着天然的优质港口,大连港、旅顺港等码头为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近年来,大连市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大力扶持,继而颁布了很多利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关税收、人才等政策。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进行税收减免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增加,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用来发展自身,扩大规模。同时政府的税收支持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连发展,为大连的经济提供了活力。对高新技术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重视和关注,如人才落户等政策为大连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人才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
目前,大连高新技术园区引进来自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860多家,其中,大约90家世界500强企业人驻园区,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超过900家。外商人驻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同时,外商投资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五百强企业例如IBM、惠普、英特尔的人驻也是因为对大连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和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前景十分看好。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最核心的问题便是市场是否对高新技术产品有足够的需求。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连地区与国际大市场的联系也越发紧密,信息的流通性增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大连的高新技术企业对市场的嗅觉也越来越灵敏。国际大市场的融合为大连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
最近几年,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大连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能力比较弱、总体规模比较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总数量也不多,并且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高新园区企业缺乏根植性、高新技术产业与大连传统产业关联有限等问题依然是存在的。大连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目前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刚起步的中小型企业缺乏稳定的客户源和资金实力,根基薄弱,难以和世界五百强企业抗衡。而且中小型企业普遍生产成本较高,要实现集约化生产比较困难,自然成本的分摊也无法实现。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技术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大型企业有专业的研发部门和销售渠道,而这确是中小企业的致命弱点。
大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量近年来不断攀升,势头良好,但是离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量还有着很大差距。在大连地区的贸易顺差中,外资企业的出口贸易额占很例,大连地区的产品不占主导地位,外资企业利用大连地区的政策等优势出口产品多为高利润的尖端科技产品,中资企业则出口较低端劳动力需求量大的高新技术产品。虽然在同一地区上创造的贸易顺差总和很喜人,但是内资企业并未获得较大利润,也没有机会共同分享发展果实。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并未成为大连市的第一支持产业,所以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并不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政府对其的投资力度也不能达到最大化。只有政府对大连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具有很高的关注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才能一日千里。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外汇储备量的逐年增多,人民币升值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这必然影响到大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大连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部分依靠价格优势,人民币升值后,这种优势便会不再明显。同时,随着外国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增加,采取更多关税壁垒或非关税壁垒措施,导致大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国际环境日益恶化。
大连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大连出口贸易运输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但大连港的建设时间较早,港口出现了老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大连地区的物流行业也处于起步阶段,使得大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物流方面没有达到一个成熟高度。大连地区港城分离,许多企业的工厂距离大连港口较远,这并不能给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带来便利条件,也不利于节省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运输费用。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出口种类较少,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链条,这样不利于企业节省成本和提高利润率。同时,大连高新技术产品的利润较小,增长速度缓慢。若各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无利可图,则会动摇他们继续发展的决心。近年来,大连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很高,基数很大但利润却比较小,在出口过程中我们依然处于劣势地位。
大连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大连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例如可以对产品出口提供出口补贴。如果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政府可以提供出口信贷业务,提供给企业一定的低息。在政策方面,政府也要放宽政策,给予政策支持,例如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通关速度,同时在检验检疫环节提供方便通道,在规定时间内做到效率最大化。在出口退税方面,也应提高出口退税率,使企业的利润也达到最大程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本地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
大连高新园区的进一步建设可以使许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聚集在一起,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辐射。共同发展是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加强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扩大大连地区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和提高贸易总量。要加强园区内企业的信息流通速度,各企业加强合作联系,这样可以使园区的各企业互惠互利。同时也应该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例如力邀金融企业人驻,给高新技术产业提供雄厚的资金保证。重点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使其产生带动发展的作用。不仅如此,可以将高新区进行专业划分管理,按功能分为不同的产业带。例如将动漫产业在一个区域使他们进行技术交流,促进协调发展,汽车产业中将不同的品牌汇集在一起可以在销售环节形成一个新型小市场。
大连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要想打破一切阻碍,核心在于提高大连地区企业的竞争实力,但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效果,政府应该将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当作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给予优待。企业也应从技术研发、信息交流、内部管理等方面提升自身价值。例如加大研发费用占企业各项支出的比例,完善产品的售后服务,留意市场动态,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制度或者企业文化等方式来增强大连地区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
大连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管理方式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大连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多为外资企业,政府为提高本地区产品的竞争力可以对本地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加大税款的减免力度。以科学发展统筹兼顾为原则,针对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不能一刀切。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解决问题的效率,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才能使企业将重心放在如何提高效益上面,企业的利润提高了,政府也可以获得更多的税款收入。
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肆虐横行使得大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处于劣势地位。进口国经常以质量不合格为推脱理由,拒绝进口大连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从源头抓起,原材料要采用国家质量认证的材料,加工过程要符合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不允许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对出厂产品企业要自检自查,随时抽查产品量是否合格。同时,企业也应该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当利益收到侵犯时,企业应该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维护大连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正当权益。
运输环节在整个贸易过程中的分量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目前大连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多集中在高新技术园区、保税区等地。所以我们可以就近开辟新的港口以减少运输时间和提高通关速度,让客户更加满意。同时老旧港口也应该及时的维护和修补,以改善港口的基础设施。除了传统的海运方式,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精细、更新时间快的特点,我们也可以以空运方式运输来减少物损,第一时间交货完成交易。
为提高大连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能力,在产业结构方面我们要积极进行战略调整、转型。优化产业结构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由出口低端产品向出口高端产品方向上过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以在生产技术上获得竞争力;合理的利用区位优势,合理地在资源配置、生产要素方面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产业集群,将大连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打造成一条产业链条;向竞争力较强的外资企业学习,争取合作机会。
大连高新技术产品出现贸易顺差是对行业发展的一种肯定,但是过大的顺差是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的。所以我们要合理的增大贸易顺差,保持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在发展完善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外资进入,使国有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出口贸易方式也应积极调整,努力向一般贸易方式转变,不要一味的追求销售收入,而应更加注重所获利润的大小。同时经济结构的转变也是势在必行,要增强高新技术产品产业链条的竞争力,由低端向高端产品的过渡。
高新技术人才决定着产品研发能力的高低,只有具备高新技术人才才能使产品达到高端水平,产品的出口阻力也会减小。政府可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提供廉租公寓或者买房优待,给予人才子质的教育资源,可以就近办理入学手续。对于从海外带来高新技术或经验的人才若加入华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和奖励。其次注意提高本地区的教育水平,大连地区的大连理工大学、海事大学、医科大学、外国语大学都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贡献人才储备力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为了更加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飞速发展,而电子产品更新快速是其自身的一个特点。本文对电子信息技术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同时对电子信息技术在创新电子产品方面的应用作了相关剖析,以期对电子信息技术高效合理应用于创新电子产品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电子信息技术对创新电子产品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力。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创新电子产品方面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工作也变得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电子信息技术指的是利用电子技术实现获取、处理、传递与利用信息的目的,主要包含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当前电子信息技术设计行业多种多样,范围广泛,比如通信设备制造业,又比如软件业、微电子器件制造业等等,其被各个行业所重视。
电子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一,当前国内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相对而言比较缺乏。比起美国之类的发达国家,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力量尚显不足,从事计算机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在国内也比较少见,电子信息技术力量的薄弱是国内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处理的问题之一。其二,国内假冒伪劣的电子信息产品比比皆是,盗版产品随处可见,走私贩卖以及企业之间不良竞争屡见不鲜,这也就严重影响了国内电子信息技术在国际上的竞争,制约了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潜力。所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环境资源紧缺是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又一重大问题。其三,目前国内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机构较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显得比较落后,产业机构还不够合理,这也就对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构建比较完善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机构是国内电子信息技术走上科学健康的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对于电子产品方面的创新是电子企业自身保持与获取竞争力量的核心要素,电子信息技术对于电子产品的创新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力。比如,众所周知的苹果公司,苹果手机这样电子产品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可以从iphoned4到i-phoned5s系列的升级换代,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远快于同行业大部分电子产品的创新速度。苹果手机受到消费者追捧与欢迎的程度也远远大于大部分同行业电子产品,这里面苹果手机的快速更新与发展离不开公司人员整体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需要重视培养人才的整体创新与实践能力,意识到人才在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要在教学机制中,还要在社会中树立其创新理念,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特殊性进行培养,使创新理念不断扩散,提升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子产品方面创新意识。在提升人才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发展实践性操作,把实践和理论落实到位,深入实践之中,形成更为严谨认线)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提升。
国家应该重视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今电子信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教学缺乏实践性。学校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过于忽视,与此相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讲解与传授更为注重。因此,应该推进电子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合理规划。在注重电子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电子信息技术知识的实践操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时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有助于提升国内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整体水平,同时也提升了其创新能力,更好地把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创新电子产品方面。除了对学生的电子信息方面的课程以及教学观念的改变,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也是影响学生提升电子信息技术水平及培养学生这方面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有利于突破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注重对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启发式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电子信息人才的专业需求,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主要的应用方向主要是智能集约化以及网络数字化、高效快捷化等,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对于电子产品的创新分为多个方面。电子技术创新电子产品的应用从硬件产品核心看,电子产品中的电子信息硬件系统集成技术是一大亮点,比如人们常用的计算机里面的cpu,就是利用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的技术。此外还有各类IC卡,这些都运用了集成电路技术,可以说集成电路技术在电子信息硬件产品核心中的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的发展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系统化发展,集成度越来越高,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子产品领域内有着更广泛的应用,有利于电子产品的创新。
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给电子产品创造特殊属性。比如从市场上手机电子产品的调查研究相关资料分析,苹果手机电子创新产品取得市场的成功率远远高于同类型的创新的电子产品。这离不开苹果电子产品自身的独特属性优势,经过调查可以发现使用苹果的人对于苹果产品的依赖性很强,感觉产品能跟人互动一般。就以手机QQ而言,其余牌子的手机都是显示的手机QQ在线,而苹果手机显示的iphone手机在线。又比如苹果电脑不用一层层打开软件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软件,这些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给电子产品创造出来的独特属性,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于产品的依赖性。这也是利用电子技术在创造电子产品特殊属性方面的创新应用。
电子银行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有效地降低交易的成本。现阶段以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以及云计算等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步向金融领域渗透,给传统的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电子银行和手机服务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围绕综合性集约化的思想,使电子银行的功能更加多样化。新一代的互联网金融体系更加突出关注便捷化、标准化、泛在化以及智能化。在逐步转向“流程化电子银行”的整个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不单单是整个转型过程中的催化剂,还是达到成功转型的关键性基础。
随着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也使得电子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电子技术水平越高对于电子产品的创新越有利。要充分把握好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正视国内电子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明确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实际情况,更好地把电子信息技术在创新电子产品方面进行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提出到2016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产业体系。来自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近日了《2015中国3D打印市场研究报告》3D打印技术席卷各行业领域,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医疗、教育、航天、考古、建筑和军事等领域,3D打印技术将从实验室逐步走向市场应用,而随着技术的成熟,3D打印将会应用在更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3D打印技术又称之为增材制造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Rapid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的一种,是以经过智能处理后的3D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性材料,通过逐层增加材料的方式来构造任意复杂物体的技术。3D打印是通过一层层堆积的方式,运用“加法”的加工工艺来构建形体,而传统的切、削、车、铣、磨等是运用“减法”的加工工艺。3D打印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制作模型依赖模型工依据图纸制作每个零部件,然后组装验证的复杂、漫长过程,3D打印技术解决了传统加工工艺“伸不进、够不着”以及不能加工任意复杂的中空形体的难题。
3D打印是以三维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材料层层叠加的方式形成三维实体模型。3D打印机在三维数字模型文件指令的引导下,打印喷头根据模型每层的横截面的路径轨迹,喷出固体粉末或熔融的液态材料形成一个X、Y轴的二维薄层面,第一层固化后,喷头再次返回,在第一层的基础上叠加出第二层,如此往复,最终通过N层的薄层累积形成三维实体模型。
3D打印技术的学名为“增材制造技术”,又称“产品快速成型技术”是对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做出的直白解释。“增材”是指3D打印通过原材料沉积或黏合为材料层以构建成三维实体的打印方法,“制造”是指3D打印机通过某些壳测量、可重复、系统性的过程制造材料层。
目前3D打印技术成型工艺中以SLA、SLS、FDM和3DP等发展得较为成熟。不同的工艺技术在所使用的材料和成型方式E有所不同,因此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应该领域的不同。
SLA全称为光固化立体成型(Stereo Iithography Appearance)。SLA的工作原理(见图1):在容器里装有透明、有黏性的液态光敏树脂等材料,采用紫外激光束照射,按照数字模型转换的路径层面,使之快速固化、逐层成型。
SLS全称为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该工艺属于粉末、丝状材料高能束烧结或熔化成型。SLS工作原理(见图2):利用粉末材料在激光照射下烧结成型。首先铺粉辊筒在工作台上均匀地铺上一层粉末材料并刮平,然后模型文件的切片轨迹控制高强度的激光器,进行有选择地在该层截面上扫描,使固体粉末温度升至熔点,然后烧结形成黏结;其次,粉末完成一个层面的后,工作台下降一个层厚,铺粉系统在铺上新粉,激光束在进行扫描烧结,如此往复,层层叠加,直到形成3D物体。
FDM全称为:熔融沉积成形(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该工艺属于丝材基础热熔成型。FDM工作原理(见图3):将丝状材料的热塑性材料通过导管送入喷头,在喷头内加热熔化,通过喷头下方的微细喷嘴挤压喷出,随后喷头沿着一系列的水平、垂直轨道构建一个层面的横截面和轮廓,第一层打印完成后,打印的喷头沿z轴会略微抬起,继续熔丝沉积下一个层面,直到打印出整个实体模型。
近年来,3D打印技术由于其增材制造工艺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被用在产品设计研发的流程中。传统的产品设计建立在大规模生产方式上,然后又受限于规模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之中,所以导致设计师的许多创新理念束缚在制造技术、产品质量、消费价格以及企业的利润等问题上。
产品的大规模生产虽然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却是以牺牲产品的多样性为代价,实质上已经不能再适应变化越来越快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第一,大规模生产为了适应规模经济的规律,增加企业的利润,必须降低批量生产产品的价格,导致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出售大量相同的产品才可以从中获益,这意味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特点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难以实现;第二,大规模生产要依靠工厂和生产线,这就存在产品制造企业必须购买大规模的加工机器和配套场地,同时还必须雇用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从而可以保证产品设计能够成功地转为实际的产品;第三,进行批量生产的产品在制造的过程中会受到产品造型、结构、材料和机器设备等的制约。相比较传统的产品生产制造,手工制造不需要投资建厂,也不需要雇用熟练的设计师、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但是如果一个新的设计理念在制作成产品后被证实存在致命缺陷,那么这个产品基本上被认定为是失败品,手工制造者得承受材料上和时间上的浪费等,而且手工制造的缺点是不具备规模化生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对多元化、个性化和多形态产品需求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发展趋势,增材制造技术引领着批量制造模式向个性化制造模式的发展。相比较传统减材的生产方式,3D打印的增材制造工艺能够拓展设计人员的创新思维,使得设计师在产品初期的创造思维不受制约。设计师可以尽情地拓展想象空间,把在虚拟世界中创造“作品”带到现实生活中进行修改、完善和再创新,将设计图纸快速成型使之具象化。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可以使得消费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产品,而是根据消费者本身的个性以及实际需求对众多个性化产品进行挑选。
其次,通过3D打印出来的产品可以很好地作为设计交流媒介。产品虚拟概念模型通过3D打印机输出实物模型,便于设计团队中的每位成员以及客户直观体验,从而深入完善设计理念的表达,实现整个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达到无缝对接的协同工作状态。
再者,3D打印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可以缩短产品成型的周期以及降低研发的成本。设计中出现的缺陷,能够在早期阶段被析出并加以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反复,缩短产品设计开发时间。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也就提高了产品市场转化的效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3D打印能够快速进行新产品进行测试,以便于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可以帮助新产品降低推向市场的风险和成本。
最后,3D打印还可以推进体验经济的发展,体验经济可以让消费者获得新的技能,还可以让消费者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获得满足感。3D打印可以打破传统沉闷的用户体验,消费者可以恨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数字化三维建模或者获取开放的数字模型文件,使用3D打印机实现个性化产品需求。这种体验式产品开发模式,将打破设计师和消费者间的鸿沟,实现全民参与的“设计”新时代。所以将3D打印技术运用于产品设计中,可以改变原有的规模经济模式所带来的束缚,转变为设计众包的设计模式。
传统大规模机器生产具有高效优势,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规模经济的制约,产品的多样性和定制性受到制约。相比较,手工制造虽然能轻松生产出个性化的产品,但满足不了规模化、批量化的需求。3D打印技术突破了以往制造中受众多因素限制,如:在产品的造型形态上、功能上、机器设备上以及材料上等方面,它可以将精准的数字技术、工厂的可重复性和工匠的设计自由结合在一起。
虽然3D打印已经快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第一,三维数字化模型是3D打印机输出的前提,三维设计软件是构建三维数字模型的方法之一。目前,众多的三维设计软件对大众而言,有一定的入门难度,往往依赖于专业的设计师,因此,三维软件的简易化、普及化是快速培养3D打印行业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优化3D打印硬件技术,降低3D打印成本。3D打印技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其称作“19世纪的思想,20世纪的技术,21世纪的市场”。虽然3D打印在近几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不同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3D打印设备和使用成本上还处于比较昂贵的状态,所以发展和提高3D打印的技术,研发“平民化”3D打印设备,是普及3D打印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目前3D打印多数使用PLA、ABS、光敏树脂、尼龙等材料,而生物类材料和复合型类的材料都还在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因此,要拓展3D打印的应用领域,要不断研发出新材料,形成多元化的3D打印材料。第四,3D打印的产品质量以及打印物品的版权纠纷等问题亟待解决。目前MakerBot公司的Thingiverse和Google的3D模型库都提供3D模型的下载,用户只要登录网址选择适合的模型文件进行下载,然后交给3D打印机进行打印,便可以实现虚拟模型到实物模型的转变,如果下载打印模型的为制造商,那就可以利用3D打印机进行小批量生产和销售,或者使用打印出来的实物模型进行开模后并批量生产,就会出现所销售产品的版权等问题。
综观上述,3D打印时代的到来,既要看到3D打印技术的优点也要看到它的不足,在理性分析3D打印的优缺点的基础上,让3D打印技术更好地为产品设计研发服务。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目前的3D打印技术的不足将会有所完善,三维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对象也将从外部的形状发展到内部结构,最后发展为可以打印对象的高级功能和行为等方面,不再停留在打印对象外在造型的复制,而是进一步满足其在外观、功能、情感等使用上的结合。未来3D打印技术也将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客户与厂商的对接。如云平台,3D打印云平台的工作流程迎合时下点击消费速度与私人定制潮流,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审美需求通过3D打印云平台,实现定制化、个性化服务,轻松地让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创客者或者企业只需要有一台3D打印机,通过网络数据库平台进行具体项目需求对接,完成线上客户需求和线下客户资源的进一步交流以及后期的制造需求,全球的需求供应链将被以零库存的小制造商或个人所取代。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寻求小的供应链来达到缩短研发成本以及迅速检测所研发产品是否合理等问题。
(一)G-L指数分析国内外学者为研究产业内贸易提出了很多测度的方法,其中最为有效的是G-L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式略)式中,i表示某一特定产品组合或产业,Xi、Mi分别表示该产业的出口值和进口值,0≤Bi≤1。通常根据经验以0.5为界限,Bi0.5表明该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占优势,反之,则表明该产品的产业间贸易占优势。Bi越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Bi越接近0,则意味着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低。本文选取2008年~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中的几种重要制成品为样本,并计算其产业内贸易指数。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2009年液晶显示屏及模块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271(小于0.5),即产业内贸易不占优势外,其余G-L指数均大于0.5,即在这些产品的出口中,产业内贸易占明显优势。贸易指数大于0.5的制成品中,除了计算机主机板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接近0.6,其他几种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均在[0.8,1]范围内,且有越来越接近于1的趋势。这表明,从产业内贸易指数来看,这几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以四层及以下印刷电路为例,2009年其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到0.996,是这几种产品中G-L指数最高的,且非常接近于1,几乎达到了完全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表明这一产品在出口过程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很强。产业内贸易主要包括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两种不同类型。同一产业内具有水平差异的产品之间的贸易活动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产生这种贸易方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消费者购买能力大小而导致的对产品多样化需求所致。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指产业内具有垂直差异的产品贸易,这主要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受到其可支配收入限制造成的。Greenaway(格林纳威)在1995年首次提出判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标准是:当1-α≤UVx/UVm≤1+α时,属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当0UVx/UVm1-α或UVx/UVm1+α时,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其中,UVx、UVm分别表示存在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单位出口价值和单位进口价值,α被称为“离散因子”,通常取常数0.15或0.25。在研究中常用Px(单位出口价格)和Pm(单位进口价格)分别表示存在产业内贸易方式的产品在一定时期的UVx、UVm,本文取α=0.25。同时,本文还借鉴StefanBojnec(斯特凡博竭尼克,2001)的划分方法:如进出口价格比在[0,0.75]范围内,代表着低水平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进出口价格比大于1.25,则代表着高水平的垂直产业内贸易。本文选取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中6种重要制成品计算2008年~2009年进口与出口价格之比。只有四层以上印刷电路体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光二极管由原先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转变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其余4种产品均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范畴,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着高水平和低水平之分。由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际产业转移所造成的:一些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成本,而国内只保留技术绝对领先的产品或核心生产环节。因此,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来看,中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的外贸竞争力水平很低,仍处于劣势。(二)TC指数分析考虑到产业内贸易尚不能全面反映进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有学者提出应结合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一国贸易状况进行分析。贸易竞争力指数(TCI)反映一个国家生产的某种产品是净进口还是净出口,以及净进口或净出口的相对规模,以此来判断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其公式为:(式略)式中,TCI表示一国i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Xi代表该国i产品出口总额,Mi代表该国i产品进口总额。若TCI为正值,表明该国是净出口国,且越接近1说明该国此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若为负值,表明该国是净进口国,出口竞争力较弱。本文从我国2008年~2009年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中选取了7种重要制成品为样本,计算其贸易竞争力指数。只有计算机主机板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表现为正数,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由于其贸易竞争力指数与1尚有相当大的距离,说明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其他几种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为负数,表明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液晶显示屏及模块和发光二极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是由负数转变为正数,其中前者的变化幅度很大,说明这两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四层及以下印刷电路和四层以上印刷电路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其贸易竞争力水平仍为负数,国际竞争力水平较低。硬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国际竞争力水平不容乐观。由此,可以看出,从贸易竞争力指数的角度出发,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不大,国际竞争力不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形势不容乐观。这与前文产业内贸易指数高、国际竞争力强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并综合考虑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分析,可以将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分为四种情况:第一种,产业内贸易程度高(IIT0.5),产品具有竞争力(TCI0)。计算结果来看,属于这一类型的产品主要是计算机主板、光盘驱动器(2008年)和发光二极管(2009年)。第二种,产业内贸易程度高(IIT0.5),产品缺乏竞争力(TCI0)。从计算结果来看,属于这一类型的产品主要是硬盘驱动器(2009年)、四层及以下印刷电路、四层以上印刷电路和发光二极管和液晶显示屏及模块(2008年)。第三种,产业内贸易程度低(IIT0.5),产品具有竞争力(TCI0)。从计算结果来看,属于这一类型的产品只有液晶显示屏及模块(2009年)这一种类。这种情况的出现与2009年液晶显示屏及模块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2008年的0.573下降为0.271有密切联系。第四种,产业内贸易程度高(IIT0.5),产品缺乏竞争力(TCI0)。表1和表2中没有属于这一类型的产品。(三)B指数分析G-L指数虽然能够解释各国贸易模式和比较优势地位,但该指标只是一个静态的指数,考虑到产业内贸易的增量变化,一般运用布吕哈特指数即BIIT指数来反映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变化趋势。BIIT指数是由Brulhart(布鲁哈特)于1994年提出的,表示某一类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式略)式中,ΔXi和ΔMi分别表示一定时期内贸易额的增量,B指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该指数既能体现边际产业内贸易水平,又能体现特定行业的整体状况。B指数越接近于0,边际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当B指数等于0时,该产业的边际贸易完全是产业内贸易,而当B指数等于1或-1时,边际贸易完全是产业间贸易。本文从2008年~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出口产品中选取了6种重要制成品为样本,计算其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从6种主要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的B指数显示,光盘驱动器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表明该产品的边际贸易完全是产业内贸易;发光二极管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是0.451,表明该产品的边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还是占一定优势的;除此之外的其他几种产品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都在[0.7,1]之间,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偏离1的幅度越小,说明边际产业内贸易程度越弱。
(一)结论1.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这种产业内贸易方式往往与产品的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联系在一起,大多是由发达国家的国际产业转移造成的,发达国家为降低劳动成本和使其利润最大化,往往把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些在发达国家不具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和原料成本等非常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这种贸易方式会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产品出口对外依赖性过大,最终导致贸易不平衡等问题的出现。2.G-L指数与TC指数、B指数的矛盾明显。从G-L指数上看,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很高,并且整体上呈现出增高的趋势,产品的产业内竞争力强。但是TC指数反映出的是产品从总体上缺乏国际竞争力,并且TC指数的稳定性也不够强,指数波动较大。B指数反映出的是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的边际产业内贸易程度仍处在较低水平。很显然,G-L指数与TC指数、B指数存在很大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出现,说明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虽然出口规模较大,但产品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二)对策针对本文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打造中国知名品牌,扭转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形象,这也是解决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最重要、最根本的、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应加大对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品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正确把握全球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需求状况,着眼于高端信息产品市场,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同时还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留学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吸引高素质人才。